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基层风采 >> 基层党建 >> 正文

用红色经典激发大学生爱党爱国的精神力量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9-11-18 [来源]: [浏览次数]:

用红色经典激发大学生爱党爱国的精神力量

 

    ■王琼 纪德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作为红色基因重要载体的红色经典文艺作品,在浸润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激发大学生爱党爱国的精神力量方面,无疑具有独特功效。

    如何用好红色经典文艺资源,在大学生群体中有效地传承红色基因呢?实践证明,采取“红色经典浸润+实践活动强化”双向互动的方式,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让大学生深切感受红色经典的魅力

    精选红色经典,开展赏鉴、品读与研讨活动,让大学生深切感受红色经典的魅力,潜移默化地受到红色经典的浸润,使红色基因自然地渗入精神血脉。

    在红色经典遴选方面,可由学校或学院团委、学生会、学生党支部牵头搭建红色经典推荐平台(如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动员大学生利用平台推荐自己喜爱的红色经典;同时,组织部分专家、学者推荐红色经典;最后,综合师生推荐的红色经典,进一步遴选、确定红色经典作品名录。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就采用这种师生网上网下互动推荐评选的方式,遴选出了最受大学生喜爱的“红色经典作品”三系列:一是“红色书目30本”(包括《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白洋淀纪事》《红岩》《红日》《可爱的中国》《骆驼祥子》《家》《呐喊》《子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二是“红色电影30部”(包括《南征北战》《平原游击队》《上甘岭》《铁道游击队》《羊城暗哨》《刑场上的婚礼》《英雄儿女》《地道战》《闪闪的红星》《小花》《建国大业》等);三是“红色诗文100篇”(包括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陈毅、邓小平、鲁迅、闻一多、魏巍、臧克家、郭小川等人的诗文名篇)。

    在开发红色经典资源的基础上,借助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红色经典品读与诵读、红色电影赏鉴与评论、红色经典读书报告会等主题教育活动,并组织红色诗会展演、红色诗词讲解、红色诗词书法大赛、拍摄红色微视频等实践活动,以丰富的形式重新演绎当代大学生理解的红色经典。2018年,广州大学人文学院的学生在广东省“新时代 新作为——立志·修身·博学·报国”主题教育系列活动“追寻红色印记,传承红色基因”爱国主义教育类中,通过亲身演绎近代民主革命家卓国华、“深圳两姊妹”(市民眼中的改革开放)的故事,拍成红色微视频《眷》《红色印记的重温与追寻》,分别获二、三等奖;在广州市“回望初心·红棉璀璨”红色诗词创作大赛中,共4名学生获二、三等奖,获奖数量居高校首位。

    开展丰富多样的红色经典教育实践活动

    将红色经典品读与社会实践养成有机结合起来,使红色经典的文化基因融入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近年来,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利用“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日”等,组织学生先后参观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广州起义纪念馆、中共三大会址、梅州叶剑英元帅纪念馆、韶山毛泽东故居、长沙橘子洲头等,亲身感受我们党领导各族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奋斗历程与革命精神。

    又如讲好家乡的红色故事。学院组织学生党员充分利用寒暑假,深入社区、街道或乡村,访寻家乡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作出贡献的英雄人物,回校开展主题宣讲活动。

    再如深入革命老区、贫困山区,开展社会公益活动。2018年,广州大学人文学院10多名同学利用暑假在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开展“语言扶贫”调查活动,另有一批学生积极参加西藏对口帮扶支教,受到《西藏日报》点赞。开展红色经典教育实践活动,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90多年的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积累的宝贵文化资源,红色经典以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生动地诠释了红色文化精神。今天,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在这种情况下,充分发挥红色经典“以文化人”的优势,大力弘扬红色文化精神,对于增强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文化认同感,坚定其文化自信,使其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分别系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和院长

 

转自《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