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基层风采 >> 基层党建 >> 正文

外国语学院:播报留洋中国共产党人的故事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1-05-26 [来源]:广州大学党史教育专题网 [浏览次数]:

“读懂中国,用声音录刻百年记忆。党的百年征程中,有无数中国共产党人留洋归来,用赤子之心报答祖国……”4月10日以来,每个周末,广州大学学生社区公众号“广大五室一站B10”准点播报由外国语学院青年学子们录制的党史故事。

学生党员在党团活动室讨论备稿

每期五分钟左右的党史小故事将陈望道与《中国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的诞生、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央苏区“红色理财家”林伯渠、“跨越千里学理论,艰难回国铸两弹”的钱学森、“誓志为人不为家”的巾帼英雄赵一曼、翻译《国际歌》的瞿秋白等留洋中国共产党人的故事娓娓道来……

中央苏区“红色理财家”林伯渠(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v1IF4viSOviSOSIY3Lc3qA

在中央苏区任职期间,面对敌人经济封锁和物资极其紧缺的状况,林伯渠为保障中央苏区军民的物资供给做出了重要贡献。林伯渠曾留学日本学习经济学,又在长期的经济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养成了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被称为“红色理财家”。

参与制作林伯渠故事播报的同学们说,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林伯渠是“党员之模范,足以型后辈”。作为新时代青年党员,要从像林伯渠这般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身上汲取矢志奋斗的力量,努力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时代大潮,真正把家国情怀转化为奋斗激情,在为党和人民事业中展示新气象、彰显新作为。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oSp3btAZdq6oJdn66QtPvA

周恩来时刻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使命怀揣在心里,指引自己前行。身处异乡的他,仍坚持博览群书、勤做笔记、密切关注社会现实,并通过读书治学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同时,通过担任报刊的编辑,用文字发“声”,为现实指明方向。同学们在学习了周恩来的事迹后表示,要学习周恩来严谨踏实的治学之道,坚持阅读,积极探索,不仅树立坚定的目标和梦想,更重要的是将梦想化作前行的动力,脚踏实地,坚持不懈,为祖国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已有活动基础上,外国语学院青年学子们搜集整理相关留洋中国共产党人的求学过程、入党经历、突出贡献等方面资料,通过学校“五室一站”平台,以播报、文字、图片等方式带领大家领略共产党人的风采。这种接“地气”又聚“人气”的党史学习教育反响良好,外国语学院本科生党支部成员、预备党员们组建了多个跨年级、跨班级的播报小组,播报日程表已排至7月。

参与党史故事播报的日语172班陈永丽同学说,在选题策划、史料学习、音频录制的过程中,仿佛与“留洋中国共产党人”党史故事的主角们隔空对话,深刻感受到了思想与信仰的力量。学习了钱学森、瞿秋白等人的事迹后,同学们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党员,要学习钱学森一心向党以及为实现心中理想而坚强奋斗的精神和瞿秋白同志披荆斩棘、艰苦探索的精神,也要不断提高个人的先进性和党性修养、提升专业素养和增强学习本领,在学业上刻苦钻研,各出所学,各尽所知投身于国家建设,牢记初心使命,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积极贡献力量。